一、为孩子高考放生怎么回向家人

苏州寺庙哪里可以放生鱼,《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暨《寒山寺和合安养院》在

1、众缘和合,慈悲济世:恒求善事,回报社会。12月31日,《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暨《寒山寺合安养院》,正式在苏州寒山寺下院白鹤寺举行隆重的揭牌仪式。

2、出席今天揭牌仪式的有苏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金建立、副局长季云刚,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理事长、寒山寺方丈秋爽大和尚,苏州市高新区民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王朝晖,枫桥街道项斌书记,苏州新区佛协副会长法航法师,苏州市和合文化基金会及慈善中心负责人:姚炎祥、沈伟林、郦明、宫长义,出席今天的揭牌仪式的还有市族宗教事务局、枫桥镇政府其他领导,新区佛教协会领导,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理事、寒山寺慈善中心理事、会员以及护法居士代表,寒山书院学生等。

3、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是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由民间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支持与奉献的事业。

4、《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是苏州寒山寺前慈善基金会基础上,经江苏省民政厅批准登记,于今年8月成立的一个服务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民间公益组织。成立后的《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挂牌在苏州寒山寺,《寒山寺合安养院》则坐落在高新区枫桥镇寒山寺下院白鹤寺内。

5、苏州寒山寺是我国著名十大名寺,慈善济世,同体大悲一直是寒山寺一贯倡导践行的精神。2004年4月,寒山寺首先成立了江苏省宗教界第一家慈善中心。近年来,寒山寺更是加大了慈善的力度。下设慈善超市,慈善讲堂,资助建设多所希望学校,设立寒山奖学金等,并成立了慈善基金会。

6、为了打造更为广阔的慈善公益平台,同时挖掘寒山寺和合文化的内涵,经有关部门批准,寒山寺决定成立《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和合”是寒山寺文化的核心,寒山寺供奉的寒山拾得是和合精神的象征,是以大智、大行的愿心,展现了为众生共建和谐、安乐和幸福的人间,化导众生同归极乐世界的愿景。人称“和合二圣”。“和合”思想,融会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进步,熔铸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和”是一种承认与尊重,追求人心和善、人际和顺、社会和谐;“合”是一种凝聚与合作,提倡和而不同、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

7、《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的成立,不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也象征寒山寺从物质慈善向精神文化慈善的转型。基金会以倡导和合文化、实践和合精神、推动人心和善、促进社会和谐为宗旨,在和合精神的指引下,在以下业务范围内开展公益活动:一是接受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二是开展和合文化研究与交流活动;三是资助贫困或受灾人群的生活与教育;四是支持佛教及文化事业的发展。

8、《寒山寺和合安养院》是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的第一个项目,坐落于寒山寺下院白鹤寺内,地处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景山,占地10余亩,建筑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和合安养院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养老院设施标准建设,设有48个房间,80个床位,有套房、单间、标间三种类型。公共设施有食堂、医务室、健身房、阅览室及多功能活动大厅等。安养院还配有生态菜园,为安养老人营造可耕、可读的生活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安排法师带领大众举行诵经、抄经、禅修、书画、古琴等文化讲座,以丰富老人们的精神需求。

9、在揭牌仪式上寒山寺住持秋爽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寒山寺将进一步弘扬和合文化的精神,以慈悲为怀,济世助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10、光瑞法师(左)、果亮法师(右)

二、放生仪轨放生咒

1、大菩文化江苏讯龙天盛会,因缘殊胜,2016年3月12日,为庆苏州寒山寺法主和尚性空长老九十五华诞,苏州寒山寺隆重举行丙申年和合梦放生法会。苏州寒山寺、重元寺、白鹤寺、泰州观音寺、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四众弟子齐聚寒山寺向长老祝寿。

2、上午9时30分,香雾飘渺、梵音绕梁,众善云集寒山寺,放生法会由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寒山寺、重元寺方丈秋爽大和尚主法。

3、依仪轨在鸣钟三声后,炉香赞起,十方佛弟子共同礼拜,三称菩萨圣号,愿佛力超荐,免灾消难。众人祈福之后,大悲咒起,秋爽大和尚执杨枝净水遍洒道场,为放生生命洒净祈福加持。

4、随后,众法师手持杨枝净水依次为放生生灵洒净。一切生物,佛皆视之如子,救一物命,即是救佛一子,诸佛皆大欢喜。是日晴空万里,江面波光粼粼,整个放生活动依照佛教放生仪轨,威仪的内坛功德主与虔诚的护法善信依次如法如仪地进行放生仪式。众生以此功德回向性空长老法体安康、福寿无疆。

5、一切生物,佛皆视之如子,救一物命,即是救佛一子,诸佛皆大欢喜

6、“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所谓“吃它半斤,还它八两”;如果能够既戒杀又放生,当然功德倍增,此等感应灵验的事例。史不绝书。

7、放生的根据,最为佛教徒所熟悉的。《梵网菩萨戒经》,其中提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是故六道众生皆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世人见杀畜牲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

8、小编在此也呼吁广大信众践行佛教、慈悲护生的理念,遵守法律法规,以科学知识为指导,正信正行,合理放生,慈悲护生,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9、(现场记者:妙雨妙梵妙善妙雪果明慧恩)

10、书院、清凉书院春季开学典礼举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