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苍南放生兔子的地方

1、日本专家向开元寺赠送纪念品

2、本性大和尚向探访团赠送墨宝

3、大菩文化福建讯9月25日,由日本筑波大学理学博士田中高穗、筑波大学附中教务主任田中惠美、东京建筑设计所工学博士福田克彥、富士胶片研究所所长中嶋成博、每日交流中心部长中北亘、每日教育协会理事长郡山俊一、山东大学教授路国权、故宫博物院宣教部特邀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执委李隽等中日专家学者组成的福建古代遗址探访团访问福州开元寺,对开元寺千年铁佛及宋版《毗卢大藏经》等著名文物进行调研。开元寺方丈本性大和尚接待探访团一行。

4、在本性大和尚的陪同下,探访团一行参观了空海入唐之地碑、明代建筑药师殿、海上丝绸之路佛教馆、千年铁佛殿、毗卢藏经阁等文化古迹,并就开元寺镇寺之宝,千年铁佛及宋版《毗卢大藏经》开展调研交流。

5、交流中,本性大和尚向探访团介绍了福州开元寺大铁佛和宋版《毗卢大藏经》的历史。福州开元寺铁佛铸成于唐末五代后梁贞明四年(公元918年),距今已有1101年历史,佛身中空,头部实体。高95米,宽95米,重50吨以上,为目前已发现的中国最早、最重、最大的铁铸古代特大型宗教造像。

6、日本专家向本性大和尚的热情接待表达诚挚的谢意。他们说,福建拥有许多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福州作为2020年世界遗产大会的举办地,孕育出三坊七巷文化、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等丰富的人文文化,福州开元寺的铁佛,见证了冶城冶铸技术的辉煌成就,《毗卢大藏经》是中国古代(宋代)印刷术有力的见证之一。同时,探访团一行为福州开元寺在保护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所做的贡献表示敬意和感谢。

7、最后,主宾于毗卢藏经阁互赠礼品并合影留念。

8、福州开元寺现任住持本性法师

9、福州开元大佛,安坐于萧梁古刹开元寺现铁佛殿,该殿为清代建筑,两厢为桧木千佛墙,门口殿匾"铁佛殿"三字为欧阳中石题写。

10、殿门口有明朝对联: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这幅对联讲的就是殿内千年开元大佛。大佛看似金身,实为铁汉,金光灿灿,贴金所致。

二、苏州哪可以放生

福州哪里适合放生鱼,中日福建古代遗址探访团赴福州开元寺开展调研

1、开元大佛,为阿弥陀佛,铸造于唐末五代后梁贞明四年(公元918年),现已1101年历史,为坐像,头挽螺髻,身着袈裟。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金刚石座为旧有。佛身中空,头部实体。高95米,宽95米,重在10万斤之上,为中国最早、最重、最大、最高的古代特大型宗教造像铁铸件。为古代冶城福州的冶铸技术的重要遗迹实物。是福州古文明的代表证物。开元大佛座下有井,历史故事颇多。如明代冯梦龙亦有撰述。传说大佛座下之井,通向东海,井中有龙。又传说该井通向铁佛殿后侧屋檐下的另一口水井即涌金泉。该大佛约60年一贴金,为迎接开元大佛诞生1100周年,现任方丈本性禅师发起,2017年再次贴金。中央电视台与福建电视台曾分别以“铁佛之谜”与“铁佛传奇”之片名为大佛拍摄并播放过专题片。

2、开元铁佛为闽王王审知所铸。据唐末黄滔记载,闽王夜梦天开,有一巨像显现,梦醒,问大臣此为何兆?大臣认为,闽王既然虔诚信佛,莫非佛启,要闽王造大佛。为此,闽王据梦中所见,造此圣像。另有二尊,其中弥勒佛像,文革中被“大炼钢铁”炼毁。另尊何处?未见记载。王审知还铸四尊开元寺天王圣像,分别安座于福州城的四方城墙上,守卫福州城。

3、福州开元寺山门及小广场处,原为街道办五金厂,随着宗教政策的越来越开明,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要迁出五金厂,保护千年开元大佛。97年香港回归祖国,回归后的首次全国两会在京召开,香港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如智慧长老、黄光汉先生等为保护开元大佛,联合港区10位代表与委员,在两会呼吁,得到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批示责令五金厂无条件尽快迁出,经主要领导同志协调与督促,五金厂终于迁出,在那位置,开元寺建起了现今的内山门。内山门右侧,现为鼓楼区开智小学,原为开元寺大殿遗址,文革期间,被占用至今。

4、对开元大佛的价值,主要领导同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当我们来到开元寺,它正自豪得意的向我们表述,大铁佛是我们的先人掌握高超的冶铸技术的证明——古建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2015年1月11日《福建日报》刊登了这段话。

5、弘一大师曾以“妙相庄严”四字赞叹开元大佛,大师所书“妙相庄严”四字,至今尚悬挂于铁佛殿内。

6、铁佛高95米,宽95米,亦有说法,即暗合九五之尊也。

7、佛教古籍普查培训班在福州举行开班仪式

8、大菩文化福建讯7月9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福建省佛教协会、福建省古籍保护中心协办,福建鼓山涌泉寺、福建省海峡佛教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佛教古籍普查培训班”开班仪式,在福建省海峡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北京、江苏、浙江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余所佛教古籍存藏单位的47位学员参加此次培训班。

9、普法法师表示佛教古籍是佛教文化的载体,关系着佛教法脉的传承

10、林世田主任强调,古籍保护工作需要佛教的长期坚持和投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