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放生鹌鹑在哪里

1、别峰古寺位于广东潮州市意溪镇橡埔乡别峰山东面,坐东面西。原名天湖寺。距离市区东北5公里,由崔道亮创于明代(1368—1644),1684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吴良骥重建,1862年(同治元年)由余庆社重修,并题额“别峰古寺”。自1983年至2001年,先后由住持释弘廉、释信愿募资重修、扩建,并开辟水泥路面宽大的公路直通寺前。

2、别峰古寺所处的山群峰相拥,共18峰,特别嵬峨,故称“别峰”。该寺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分为山门、大门、圆通宝殿(即菩萨正殿)、两厢(东为寿光宝殿,西为祖师殿)、藏经阁(二层楼,每层200平方米),亭3座,放生池一个。寺前西侧有观音亭,南侧有别峰亭,东侧有天湖亭。全寺分前、中、后三进,面宽五间。前座为门楼亭,中座为圆通宝殿,“圆通宝殿”匾额是明朝潮州名流吴电枫所书。供观音大士,后座为“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寺前有一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放生池,池水常年不涸。每值荷花盛开季节,芳香四溢,沁人心脾,令香客游人暑气尽消。寺依山傍水,高低错落,古朴端庄。近年来,这里修亭筑阁,建成了登山公路,使景色倍添。

3、寺内曾有鉎磬一口铸“天湖寺”已佚,是观音菩萨道场。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古城吴良骥重建,置业祀香灯。乾隆时称“别峰庵”。1862年(同治元年)余庆社重修并题额“别峰古寺”。由于历史原因,佛教重兴。1982年善信在寺前南侧建普同塔1座。1983年起重修并扩建。1991年仲秋菩萨正殿重建告竣,比原来扩大面积,两旁塑三十二应身菩萨像座,更显佛殿庄严,立有碑记。1997年最后一次修整,现存建筑有圆通殿、大雄宝殿、藏经殿等。

4、别峰古寺位于意溪镇橡埔村别峰山,面临韩江,南揽凤城秀色,群山环抱。别峰山原称凤栖山,明代有潮州八景之一的“凤栖木棉”。清末林大川在《韩江记》载“凤栖山即别峰山也,距城东北十里,山峰秀色而为附郭名胜,文人学士多览游焉”,山有“凤栖楼”,寺内有仇昌祚书“过桥便觉市尘少,到寺方知增日长”的诗联;宋代潮州进士知梅州事陈希及题壁诗:“千载传闻孰是非,高梧修竹晚风微。欲知古寺兽栖凤,殿楼今无燕双飞。”可见古寺由来已久。清末民初爱国诗人丘逢甲登临别峰古寺所咏:“好静寻山去,山中笑佛忙”。别峰古寺,诚不愧为一方名胜古刹。

5、奉游别峰古寺,必经九峰十八转的禅寺道,沿途建筑有“济度牌坊”、“观云亭”、“观音亭”、“慈悲亭”、“天湖亭”、“别峰亭”、“蝉露亭”可供游人香客纳凉小憩。古寺四周绿荫丛中曲径连亭台、放生池、花圃组成大园林。别峰古寺在潮州众多古寺中可算比较有名的古寺,目前潮州大多数市民每年都会至少上山进香两次,连附近汕头、揭阳等市都有人专程前来上香,可见古寺的知名度。

广东哪里可以放生鸟的,广东潮州别峰古寺

6、别峰古寺现任方丈信愿法师,一九六一年生,广东省潮州市人,1991年出家,师从若化法师,一九九七年依止慧净法师剃度,兼任广东省潮州市政协委员。

7、潮州市汽车总站位于市内潮枫路潮州宾馆对面,主要是发往省内各市以及福建、江西的长途汽车。每天潮州都有多趟汽车发往汕头,将潮汕紧密联系起来。

8、汽车总站发往汕头总站的长途汽车,每隔10分钟一班,行程50分钟即到,票价10元;发往广州的长途汽车整点发车,行程5小时,票价160元;

9、发往深圳罗湖汽车站,形成4个半小时,票价130元。

10、位于潮州市中心医院斜对面的西门车站也是潮州的长途客运站,主要发往广州、深圳、珠海等省内的长途汽车。

二、四川何地可以放生黄鳝

1、潮州地处广东省的东部,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8月份气温相对较高。但纵观全年,平均气温在21℃。潮州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终年常绿。10月温度最为适宜,乃最佳出游时间。

2、千佛塔寺为庆祝二十一天华严法会圆满日,与学佛网共同举行放生活动。(千佛塔寺出资5万元,学佛网将出资10万元,共15万元。)有随喜放生的,请直接交客堂。
时间:2015年3月15日下午2点(星期日)
地点:梅州市江南亲水渔政码头(归读公园)秀兰桥下游100米。
主法法师:明慧法师(梅州市千佛塔寺住持)

参加现场放生活动的佛友,请大家注意安全,遵守好现场秩序。(有车的同修请连联系客堂耀禅法师)负责接送千佛塔法师们。

附近佛友可以自行前往参加。
请互相转告,阿弥陀佛!

3、罗定龙龛岩唐摩崖石刻《龙龛道场铭并序》。

4、龙龛古道场在本省罗定县县城东南20公里,离广海北线公路数百米处。传说曾有老龙脱骨于洞中,故取名龙龛。唐武德四年(621年),永定县令陈普光始建道场,距今已有1300多年。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年),冠军大将军陈集原为道场撰写《龙龛道场铭并序》镌刻在岩洞北壁,宽1米,高8米。距离地面5米。铭文共4l行,每行字数从20余字至30余字不等。全文总共1238字。内有武则天新制文字10余个。石刻至今已有1300多年,字迹尚清楚,除三两个字漫漶外,余皆可辨,记述佛教在当地传播情况,是岭南罕有之唐代石刻。

5、199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综合研究成果编撰成《岭南第一唐刻龙龛道场铭》一书,由香港三味出版社1993年出版。

6、广州三元宫唐观音像石刻。刻于大殿后石壁上。为唐代画家吴道子绘的观音像。为省内现存的最早石刻佛像。

7、广州六榕寺唐王勃撰写《宝庄严寺舍利塔碑》,是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十一月,王勃前往交趾(今越南)途经广州时,应邀撰写的。原碑下落不明,只有碑文流传下来,于1994年重刻。碑文长达3300余字,是记述六榕寺和花塔历史的最早的文献资料。

8、乳源云门寺南汉碑刻两块。一是南汉太宝元年(958年)之《大汉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故匡大师实性碑》,二是大宝七年(964年)《大汉韶州云门山大觉禅寺大慈云匡圣弘明大师碑》,两碑均立于山门的内壁。

9、曲江南华寺宋六祖像碑,刻于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又有明代《御制六祖坛经法宝序》碑。

10、广州光孝寺祖师法性古像。原在光孝寺六祖殿,后移至殿前碑廊。碑呈圭形,高5厘米,宽41厘米。六祖像貌拙朴似一老农,碑阴刻像赞,署款“至元甲午(1294年)住山法孙宗宝拜赞”,“泰定甲子(1324年)七月二十八日住持风幡嗣祖比丘慈信拜立。”像赞作者宗宝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曾重新整理刊刻六祖《坛经》,世称“宗宝本”。


参考资料